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文 > 新闻动态 > 媒体报道 >
15 18-10

国际减灾日|地震、台风、水灾、海啸……你的无情让我无法从容!

发布时间:2024-04-22 22:26:17阅读次数:

背景资料:国际减灾日

10月13日,是第29个“国际减灾日”。
 
1989年,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,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。2009年,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,改为每年的10月13日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,简称“国际减灾日”。
 
今年“国际减灾日”的主题是“减少灾害损失,创造美好生活”,即强调关注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,推动落实《2015-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》中减少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目标,降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。
 

邻居才几岁的小孩儿问妈妈:“这世界上谁最骄傲?”
 
妈妈随口敷衍:“是金鱼。”
 
小孩:“不对!是长颈鹿,因为它总是把脖子仰得很高!”
 
爸爸接过话茬:“是人类。因为人类总是自诩不凡,但在大自然面前,简直不堪一击……”
 
小孩儿一脸懵懂。原来,爸爸正在看电视新闻:印尼地震海啸,死亡人数超2000人 ……
 
的确,人类常常自以为伟大,甚至很傲娇,但自然灾害总是在无情地“啪啪”打脸。
 
台风、水灾、地震、海啸、火山爆发……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,都在以残酷的方式警告人类:自然要敬畏,生命须珍惜。


 


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最近发布报告指出,1998年至2017年间,全球自然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.9万亿美元。
 
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,2017年,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、台风、干旱和地震灾害为主,风雹、低温冷冻、雪灾、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。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.4亿人次受灾,881人死亡,98人失踪,525.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,170.2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;15.3万间房屋倒塌,31.2万间严重损坏,126.7万间一般损坏;农作物受灾面积18478.1千公顷,其中绝收1826.7千公顷;全年直接经济损失3018.7亿元。
 
即使最近的例子也有。9月16日登陆肆虐珠三角的台风“山竹”,所到之处狂风怒吼,暴雨肆虐,树木倒伏,高楼震颤……景况不忍回首。“山竹”造成全国直接经济损失达52亿元!
 
9月28日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发生强震和海啸,到目前,已造成2000多人死亡,有多达5000人下落不明,遇难人数可能还会上升。

 
 


数字是枯燥的,却很无情。我们慨叹,地球家园很美好,但地球也经常发脾气。难道人类做错了什么?
 
无错,也有错。人口快速增长、城市化过度膨胀、破坏自然生态、杀鸡取卵式的资源掠夺……同样会导致地质、气候、生态等灾害频频,甚至生灵涂炭。
 
灾难,有时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,而且往往是在你忘了它的时候来临。
 
自然灾害,无疑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障碍。重要的,它不分地域和政治,不是动辄任性地“退群”就能够解决。
 
不管怎么说,防灾减灾,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。



 


国家很重视防灾减灾。根据国情和国外先进经验,我们大致可从找到几个努力的方向——
 
●加强灾害的预警与预防。预警与预防可以有效地预测可能发生的灾害,动态地告知灾害的时空分布和演化,为防灾、减灾与修复提供可靠保障。
 
●不断创新和加强用于减灾的工程技术手段。这将能有效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。
 
●加强灾害发生后应急预案的制定。灾害发生后,应该在第一时间作出决策。考虑到灾害的突发性,时间就意味着生命,应及时选择和执行应急预案。
 
●全民参与。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实施减灾和自护教育。政府部门加强全社会的防范灾害知识宣传教育。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,都要尽责,自觉接受各种预防灾害的训练和演习。
 
●多元主体救助。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支持减灾救灾,形成“政府主导,全民共建”的协同作战格局,使救灾、减灾事业拥有不竭的源泉。



 


防灾减灾,关乎我们每一个人。人类的每一步发展,都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和挑战。每一个进步,也都是从尊重自然、尊重规律的苦苦探寻中获得。
  
敬畏自然,尊重规律,保护环境,和谐发展,是我们需要花一生去学习的命题。我们不能做大自然的主人,但一定要学会做大自然的朋友。
 
万物皆有裂缝,那是光进来的地方。防灾减灾,就是光亮的方向。
 
祈愿人们永远平安!
 
 

链接阅读

中央高层发声: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


 
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、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0月10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,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川藏铁路规划建设问题。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,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,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,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,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。
 
会议强调,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,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以防为主、防抗救相结合,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,强化综合减灾、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。要坚持党的领导,形成各方齐抓共管、协同配合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;坚持以人为本,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;坚持生态优先,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;坚持预防为主,努力把自然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;坚持改革创新,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;坚持国际合作,协力推动自然灾害防治。
 
会议指出,要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,提高抗震防灾能力;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,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、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;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,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,提高我国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