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文 > 新闻动态 > 媒体报道 >
18 19-04

从巴黎圣母院大火看文物保护

发布时间:2024-03-15 10:14:28阅读次数:

(1)
 
当地时间4月15日,法国巴黎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起火,其标志性的中轴塔被烧断,坍塌倒下。虽然建筑主体得以幸存,但大火给巴黎圣母院带来的损失无法弥补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这座有800余年历史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古典建筑,作为法国文化的代表,每年都能吸引上千万的游客。即使是对法国文学不熟悉,大部分国人也都听说过雨果的长篇小说《巴黎圣母院》。
 
举世闻名的文物陷入火海,人们有理由感到惋惜。
 
不是吗?文物被毁的新闻我们时有耳闻。
 
去年9月2日晚,位于里约热内卢市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大火,2000万件世界级馆藏多数被毁,幸存藏品不到总数的10%。
 
巴黎圣母院大火,又一次敲响文物安全保护的警钟。

 
(2)
 
文物安全,防火很重要。但对文物造成毁坏的灾祸远不止于火灾。另一个要重点防范的,还有不期而遇的地震。
 
而且,大地震对文物的破坏力更为巨大。
 
比如,2003年12月26日,伊朗发生8.6级地震,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巴姆古堡在地震中几乎被完全摧毁。
 
国内的例子也很多,譬如汶川地震。
 
2008年5月12日,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.0级特大地震。据相关统计数字,震后四川、甘肃、陕西、重庆、云南、山西、湖北等地,共有16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(包括2处世界文化遗产)、25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。


 
汶川地震中什邡博物馆文物震毁
 

震中周边的馆藏文物、陈列文物、室外浮放文物等被大量破坏。四川省有216家文物收藏单位的3169件可移动文物(含一级文物16件)受损。比如北川县羌族博物馆文物库房全部震塌,805件红军文物、羌族民俗文物全部埋于废墟下,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。

 
(3)
 
古文物建筑往往不可改造或改造难度极大,但我们现代的博物馆、纪念馆等建筑的建设,吸取震害教训、进行抗震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。
 
博物馆陈列的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。
 
可移动文物的震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:其一,文物自身破坏。浮放文物在台座上因滑移、摇晃导致掉落、碰撞破坏,或经受不住环境振动的作用产生开裂破坏。其二,台座破坏。在地震作用下,台座的倾倒和破坏造成其上的浮放文物破坏。
 
对可移动文物的抗震保护,目前最先进、最科学的方法是采用柔性避震,即精密隔震装置。
 
这种装置由上下两层平台组成,地震作用下,装置可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运动,错开地震波频率,将文物、IT机柜等保护对象与地面绝缘,“以柔克刚”保证不发生大的晃动位移,从而产生隔震效果,达到保护目的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隔震装置的应用效果已得到很多的实践验证。
 
比如2011年日本“311”大地震中,东日本附近所有使用过隔震装置的博物馆和美术馆,文物等作品均无损坏。
 
随着我国隔震技术的日趋成熟,故宫博物院、陕西历史博物馆、西安碑林博物馆等,也都采用了隔震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。


  
故宫博物院文物隔震
 
 
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隔震
 
盛年科技有限公司(NPY)系列精密隔震装置,利用轨道的恢复力特征,增大震动时保护对象的最大位移量,能最大限度保护文物、IT机柜、精密设备等的安全。
 
精密隔震,为文物抗震保护,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。